欢迎访问数据资产会计师 (DACPA) 统一考试网上报名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李礼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金融深度智能化的实际能力|快讯

来源:华夏时报|发布日期:2025-11-18

11月13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上提到,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金融深度智能化的实际能力。就全国来说,目前数据共享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公共数据的局部行政分割,涉及居民和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局域系统中。二是数字化支付成为主要的数据入口,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关联与数据共享尚未达成成熟的模式。三是行为数据集的应用开发不足,客户画像需要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局域,尚未形成关联的数据集。

李礼辉表示,这就要求选择相互关联的五个维度,建设可共享的金融数据库,一是足够数量的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二是结构完整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三是质量达标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四是统计准确的周期性数据,五是专业细分的多维度数据和多模态数据。在数据共享方面,浙江和杭州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环境,具有全局性的借鉴意义。

李礼辉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信的智能化数字金融生态圈将基本形成。第一是构成软算力的本土化金融模型和应用软件,延伸到小型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全面采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和生产运营系统。第二是构成硬算力的国家级、企业级算力中心、数据中心,核心硬件能够满足本土需求。第三是金融智能体和智能金融APP覆盖金融应用端和用户端,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链接、专业合规的代理、准确及时的信息、温馨体贴的服务,形成全场景可信任的用户体验。

编辑:冯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