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无人集卡的精准调度,到威海“城市大脑”10万路视频的智能感知;从烟台全国创新的138城广告数据集赋能企业精准营销,到全省义务教育入学“掌上办”惠及500万家庭——山东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唤醒“沉睡”数据,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2025年1月,山东省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目前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23个领域率先探索市场化路径。数据,正成为驱动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唤醒“沉睡”数据
济宁,位于京杭大运河通航段的最北端,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北粮南运”的枢纽型城市,来自南方的货物在此中转北上,而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沿运河南下,直达长江流域。
夏日的京杭运河济宁段,货船往来之间,一场数字化的变革正悄然上演——
无人集卡载着集装箱精准驶向货轮,北斗导航能够将定位误差压缩至2厘米;百米外的控制室里,岸桥司机正通过5G回传的高清画面,远程抓放货箱;融汇物产大厦二楼的屏幕上,来自不同港口的货物运输轨迹正实时更新……
在这条南来北往的“黄金水道”之上,除了密集往来的货物,一类承载着重要运输信息的要素——数据,正在此悄然汇聚。
货船运力几何?港口周围聚集了多少船只?如何规划一条成本低、效率高的路线?航道水位、船舶位置、货物状态,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的数据当中隐藏着海量有价值的信息。
从船舶的基础参数,如船型、载重、所属公司,到航行时的实时动态,像航行轨迹、航速、航向,再到上下游供应链的货物运输详细情况,包括种类、数量、起运地、目的地及运输状态等,都能精准在线查询。
支撑这场变革的,是济宁构建的北方最大内河航运数据枢纽。2020年起,济宁市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了8个内河智慧港口和6个百亿级物流园区,将多式联运“一单制”、商贸管理、运输工具定位等33套数据集的数据进行汇聚治理,率先建立起全国内河数字港口群数据湖。
(图示:龙拱港)
全流程数据互通之后,我们打破了传统港口的信息孤岛,铁路场站的集装箱数据能够实时同步到码头,火车司机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装卸的进度,从而降低了物流的调度成本,集装箱作业效率提高80%,铁水中转的效率提升50%以上。原本无序的运输资源通过整合与一键匹配,如今船舶空驶率降低12%,一年省下10%物流成本。货船过闸时间、铁路车辆调度、宁波港泊位状态实时联动,一条自晋陕蒙能源基地直通东南亚的“数字丝绸之路”已然成形。
提升数字政府效能 城市治理变“智理”
视线移出济宁,来到最东端沿海。这里是威海市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城市大脑,10万路视频监控信息在此汇聚,实时感知城市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
“视频共享、互联网、统一地址库、大数据、时空大数据、融合通信平台等构成城市大脑的底座支撑平台,其中大数据平台汇聚了近200亿条数据信息,是汇聚大数据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威海市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科科长说道,这些汇聚管理数据的平台既支撑着城市大脑稳定高效运行,也为部门业务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支撑,避免重复建设。
当前,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而来。城市大脑作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城市数字化运行基础设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竞争力。
今年以来,威海市依托城市大脑建成12个领域城市运行“一张图”,构建数字化时代城市管理新形态,提升全市域协同管理水平。
以视频监控“一张图”为例,通过建成视频共享平台,进行视频汇聚和数据治理,增加位置信息、场景分类等31类标签,从而实现视频监控的精准调用。
截至目前,平台已为教育、住建、生态环境等32个部门提供视频共享服务,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生态环境等业务场景开发了110多个算法,发现各类城市运行事件六万余件,并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部门处置。
数字山东跑出加速度
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不仅仅是个别城市的探索。在烟台,山东蓝天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国138个城市全媒体广告数据集”开创了高质量广告数据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范式。高质量数据集,指经过清洗、标注等数据处理后,在格式、质量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呈现,可直接用于开发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
“从广告发布媒体、位置、时间,到广告内容、类型、违法状态,再到广告主及广告经营者等指标,户外媒体广告、传统媒体广告、互联网媒体广告以及合法与违法广告样本数据一应俱全。”山东蓝天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道,通过跨媒体数据融合分析,能够深度挖掘不同行业广告投放的地域分布、数量规模和传播效果。
山东在数据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唤醒沉睡数据,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近期,山东省研究出台《关于加快释放数据价值 加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不断释放数据的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山东省获批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该试验区是山东省率先创建的数据领域国家试验区。当前,山东省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基础好、数据资源多的23个行业领域开展专项试点,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路径。
目前,山东省已组织各级各部门编制公共数据资源目录16万余项,形成数据资源“一本账”。在全省开展数字机关建设,推进各级党政机关核心职责业务数字化,提升数据供给能力。同时,强化数据流通。在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明确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济南、青岛等12市已成立国资背景的数据企业,具体承担本市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深化数据共享开放,建成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网,开放数据目录7.6万个、发布数据318亿条。
在深化数据开发利用领域,深入推动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例如,打造“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实现小学入学报名全程“掌上办”,惠及全省500万余个家庭等等。在服务基层方面,针对基层重复填表、报数、交材料问题,牵头建设全省统一的“一表通”系统,推动各级各部门所需工作报表、数据“一口采集”,切实为基层减负。
从泰山脚下到天尽头,在数字中国的时代浪潮中,数字山东将加速跑向更广阔的天地。山东以“数”为笔,一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逐渐成形……
(数据来源:山东省大数据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