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杭州市上城区发改经信局、上城区科技局、杭州钱塘智慧城管委会主办的上城区“AI焕新产业”发展大会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开园活动在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3号楼成功举办。
围绕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三大前沿领域,聚焦数字内容、人机互动设备、计算机视觉、应用软件、控制软件、传感器等6大细分赛道,上城区将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实现产业新突破。近期重点是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充分发挥钱塘智慧城都市工业和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产业资本的优势互补,以杭港科技大厦、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地标为主载体,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加快完善具身智能、机器视觉等特色细分赛道生态,在创新浙江建设的新征程上持续展现上城首位。
大会上,上城区具身智能虚拟训练场共建计划正式启动。中试测试是机器人从研发到量产的关键过渡环节,这一过程不仅验证机器人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还能发现潜在问题,为后续优化和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该项目依托于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借助高性能计算技术、海量的3D数据资产、真实感绘制引擎和智能化空间编辑工具,模仿真实世界物理特性和空间关系,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物理世界和合成环境,为智能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载体提供数据采集与训练,进而提升现实认知交互能力。
大会上,上城区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正式发布。上城区将围绕“3+6”未来产业发展赛道,重点引进和培育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三大主赛道,数字内容、人机互动设备、计算机视觉、应用软件、控制软件、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及其上下游未来产业企业,加强优质企业引育,鼓励企业创业创业,构建多维服务生态,涵盖了场地支持、研发补助、金融赋能等方面,对初创企业的办公场地租金最高可给予100%的补助,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奖励。
随后,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园。该园区位于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3号楼,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重点面向机器人软件系统、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等产业链,主要在1—3楼提供共享会议室、休闲区域等配套服务,4—13楼供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办公,实现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协同发展等功能。(经济日报记者李景)
